《四庫全書》與蔡新
《四庫全書》與蔡新
漳州市蔡新研究會 蔡滄州/文
《四庫全書》是我國規模最宏大、史料最豐富的一套叢書,全書共3 6000冊,分經、史、子、集4部,目錄總計10246種,全面、系統地編纂了我國古代至康乾盛世時期的書籍,為保存我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,堪稱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寶庫。乾隆皇帝親自題記詳細闡述了《四庫全書》成書的重大意義:所謂禮樂百年而后興,此其時也。而禮樂之興,必藉崇儒重道,以會其條貫。儒與道,匪文莫闡,故予蒐四庫之書,非徒博右文之名,蓋如張子所云: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道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”。
《四庫全書》工程浩大,從清乾隆三十七年下詔全國收集分散各地藏書起,到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成書定稿,后又手抄7份全書,總共歷時近20年。編纂《四庫全書》時動用的人力也很多,在全國范圍內收集古籍書冊都由各地巡撫親自督辦,除了收送人員及手抄人員,還任命文淵閣、武英殿、翰林院官員負責編纂,校對等,直接參與官
員就達372人。其中,《四庫全書》總裁1 6人,副總裁1 2人;翰林院勘閱編輯官員1 0 8人(總纂官3名,提調官22名,協勘總目官7名,纂修官5 3名,天文算法纂修官3名,收掌官20人);武英殿繕寫校正官員236召(總閱官1 6人,總校兼提調官1人,提調官8人,覆校官4人,分校官1 8 0人,篆隸分校官2人,繪圖分校官1人,編次黃簽考證官2人,督催官3人,收掌官2人,武英殿收掌官14人,武英殿監造官3人)。另外,關于手抄人員的情況有記載:四庫全書館總裁質郡王永瑢等奏遵守恭辦江浙3份四庫全書(指楊州文匯閣、鎮江文宗閣、杭州文瀾閣等3份手抄稿)。前經挑選書手1 000名每月寫書4000本。又奏定分校之翰林、中書5 7員,每月校書1 1 00余本,計須8年始竣,臣等公酌此3分書原為嘉惠士子,擬即於生監中募添校對,每1人3年內校書5000余本得2 1人足敷辦理,告竣后仰賞給舉人,準其會試。其潦草錯誤者,照七品罰俸例,繳交本館公用。由此可看出手抄規模多么大。
蔡新(1707—1799)字次明,號葛山,福建漳浦人,乾隆元年中進士,至乾隆五十年封文華殿大學士,卒時加封太子太師。蔡新愛國愛民,從政清廉,學問深醇,人品端正,歷任工、刑、兵、禮、吏5部尚書,上書房總師傅、《四庫全書》館正總裁,得到乾隆皇帝“武庫耆英”、“黃扉宿彥”、“盛世者英”以及嘉慶皇帝“綠野恒春”等親筆匾額的嘉獎。
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全過程都是在蔡新的圭持和組織下完成的,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的理由:
(1)被任命的《四庫全書》館1 6名正總裁中,六王子永瑢、八王子永璇、十一王子永瑆、舒赫德阿桂、英廉、嵇璜、福隆安,和砷等9人都是滿族親王及軍機大臣,屬于政治組織的總裁;漢人總裁有劉統勛、劉綸、于敏中、程景伊、蔡新、王際華、裘日修等7人,都精通漢文,是主要的編纂總裁,而劉統勛、劉綸在乾隆三十八年,《四庫全書》剛開始編纂的時候就先后去世,裘日修也在同年因病退養,王際華卒于乾隆四十一年,于敏中卒於乾隆四十四年底,程景伊卒于乾隆四十五年。只有蔡新自始至終參加編篡。乾隆皇帝非常賞識蔡新的漢文化及學識,在乾隆三十八年八月,即《四庫全書》編輯的關鍵時期將其從兵部尚書任上調任禮部尚書,并于當年九月十四日下諭任命六皇子質郡王永瑢和蔡新為《四庫全書》館正總裁,永瑢是蔡新的學生,讓他擔任第一總裁,使蔡新能更好的開展《四庫全書》編纂領導工作,確保編纂工作順利進行。
(2)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及十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對《四庫全書》編纂質量及責任御批:……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,據說總裁等於面頁簽明原本?珜彶o應簽之處,朕以為其中斷無錯誤矣。及偶取披閱,則圣祖仁皇帝御制集詩內,桃花桃字誤寫梅字未經校出,朕於所繕各種書籍,原未常有意苛求,亦實無暇通身細閱,而信手披翻錯字自然呈露。則其他錯誤處諒更不少,總裁等豈宜概以輕心掉之耶,此內如皇六子質郡王永瑢、舒赫德、福隆安雖派充總裁,并不責其翻閱書籍,乃令統理館上事務者,英廉辦理部旗及內務府各衙門事件較繁,亦難悉心校閱,金簡另有專司,此事本非其職,至于敏中雖系應行閱書之人,但伊在軍機處辦理軍務兼有內廷筆墨之事,暇時實少,不能復令其分心兼顧,所有皇六子永瑢、
舒赫德、于敏中、福隆安、英廉、金簡俱著從寬免其交部,其余總裁每日到館豈可于呈覽之書,競不寓目,且全書卷帙浩繁,朕并非責伊等挨篇細校,但能每本抽閱數處時為駁正,校對及滕錄等皆知有所敬畏,經心何競見不及此耶,王際華、蔡新、張若溎、曹秀先、李友棠俱著交部察議,其復校,分校等員并著一并交部議處,欽此。后旨也把蔡新、張若淮、李友棠交部議,只有蔡新是正總裁?梢姴绦庐敃r是負責具體編纂事務的總裁。
(3)《四庫全書》編成后共抄寫7份,分藏于7個地方,第一批4份分藏在北京紫禁城文淵閣、御園文源閣,盛京文溯閣,熱河文津閣。乾隆皇帝都有親筆題記,蔡新還為四閣題恭跋,這也說明蔡新是承擔主要工作的總裁。
(4)《四庫全書》成書于乾隆四十七年二月,乾隆皇帝對蔡新的編纂工作十分滿意,特批準蔡新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起休假一年,并于乾隆四十八年八月晉升蔡新為文華殿大學士。
(5)蔡新在編纂《四庫全書》過程中與各總裁、副總裁、總纂等工作人員建立了深厚友誼,私交甚好。如《蔡新澄懷園八友圖》書中共有六王子永瑢、八王子永璇、十一王子永瑆、劉統勛、劉綸、英廉、程景伊、王際華、蔡新籌9個總裁及總閱官周煌、王廷玙等的文章。十一王子永瑆還為蔡新《緝齋詩文集》作序。在73張《蔡新九十壽辰賀帖》中共有副總裁劉墉、王杰、沈初,總纂紀昀,總閱官達椿、胡高望、金士松。纂修官王爾烈、吳省蘭、谷際岐,提調官關愧、運昌(法式善),分校官錢棨、吳錫麟、朱紱、羅國俊等1 6人賀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