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陽長溪蔡氏宗譜編后記
濟陽長溪蔡氏宗譜編后記
江西省贛東北濟陽蔡氏歷史研究會 蔡茂寅/文
家譜是記載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跡的譜籍,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瑰寶,是志一族之歷史,激千古之愛憎的經典,是傳承文明、弘揚正氣的家珍。
然而,濟陽長溪蔡氏家譜卻歷盡磨難,幾經周折。1947年后房編修的家譜,在“文革”巾慘遭摧殘,杳無蹤影。
文革結束后,在正本清源政策的指導下,調元叔剛剛萌發修輯宗譜之念,有人卻將福鰲叔冒著很大的風險保存下來的前房老譜搶走了。經祖亮書記苦心斡旋,才使這珍貴的資料起死回生,還璧歸趙。
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
2002年前后,以謀公后裔祖泉、新林、新鑒、新金、新崽等人,兩經寒暑,踏遍周邊各縣,收集了先輩們七派族人同修的合訂本蔡氏宗譜。鄉親們欣喜至極,趁熱打鐵,于2003年農歷8 月 16日晚上,召開了由各房股代表參加的修譜工作會,決定編修家譜。
人家懷著滿腔熱情,全心全意,孜孜不倦地在全族集資、收集、整理長溪、青溪、留田蔡姓世系譜表資料,進而編輯、付印、校對。經過半年的辛勤勞動,雖然宗譜已經問世,但由于興宗公上限三千多年的歷史人物漏記太多,下限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人物錯述的不少,于是只得中輟。
修譜感杯
蔡茂寅
一
常憶童年在故園,
雙親守護搖籃邊。
大病初愈微笑露,
全家老少樂開顏。
二
寬大平房父輩建,
安居樂業六十年。
深惡烈火窮兇燒,
蔡家鄉親奮救援。
無私奉獻暖心田,
人性光輝照碧天。
大火無情人有愛,
長溪秀水比塘甜。
三
少小求學步履艱,
先人助我詩書念。
告慰忠魂幸舉筆,
答酬故里譜新篇。
此后,我和祖泉下定決心,自費收集資料,走訪了江西省的樂平、余干、萬年、貴溪、德興、鷹潭、九江、務源、余江、上高等十多個蔡氏密聚的縣市和幾十個蔡姓村莊,查閱了數以百計的蔡氏家譜,去年下半年,我在始祖發祥地河南省上蔡縣,在鎮南軍節度使蔡劍故里——福建省莆田縣蔡氏宗譜中,在石獅市端明殿學士蔡襄學術研究會,在贛東北蔡氏始祖蔡谫公父子榮任縣令的波陽縣,找到了五份一脈相承,互相佐證,鮮為人知的資料。它明晰地記載了自黃帝至姬發,經叔度到蔡明遠,姬姓、蔡氏世代相傳三千多年的重要歷史人物。他們當什么官,封什么爵,歷歷在目。
這一重大發現,使擱淺了五年多的長溪蔡氏家譜,由“山窮水盡疑無路”,轉入了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
我如獲至寶,日以繼夜地撰寫譜序、村史和編后記。重新收集、補充、校正,整理古今世系譜表,然后編輯成冊,請盛清、鴻翔打印成清樣,交諸位育識之士審查、斧正。
這些年來,為了進一步完善家譜,四處奔波,確實用了不少差旅費、資料費、打印費、復印費。這些支付的錢是我和祖泉奉獻家鄉的心意,決不讓鄉親們出一分錢。期間,我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不管在什么條件下,從來不覺得辛苦,反而感到高興。因為敬慰先祖,感恩鄉親的思想,一直在鼓勵著我。
[附]:濟陽長溪蔡氏從二十一世紀開始命名的排行:
同宗傳青簡 世代名永芳
先賢功德顯 吾儕競發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