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紅陽宗長,曾任教于四川大學,后多年致力于出版事業,1997年起涉足收藏。作為一名古老姓氏蔡氏的子孫,紅陽宗長熱愛收藏,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鐘,致力于文物保護,建立博物館。
紅陽宗長十余年來在玉器、陶瓷、石雕三大門類上自成體系,其中不少文物填補了收藏界空白。紅陽宗長還對民居情有獨鐘,所收藏的民居既包括完整的會館、四合院、戲臺、牌坊等,也有字庫、桅桿、門窗、撐弓等“散件”。所收藏品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跨越數千年的完整系統,對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。他認為應該關注的是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,而不是去追市場熱點。
紅陽宗長說,面對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珍貴文物,它們不僅僅屬于個人,而是屬于全民族、全人類。中國社會高速奔跑了這么多年,現在或許是時候應該慢下來、靜下來,看一看周邊或者回望一下后面,這樣才不至于迷失自我。博物館是文物的最高歸屬,能使文物得以很好的保護,方便進行更加系統、更加深入的研究,借助這個平臺,了解我們的歷史文化,從而提升文化素養,塑造民族性格。
紅陽宗長,對四川成立蔡氏宗親總會給予極大的關心和支持,他在百忙之中撥冗關心宗親會的建設,他提出宗親會要多研究蔡氏歷史和文化,多參加各地的文化盛會,多作公益事業,多聯系各地蔡氏家族,真正做到內有凝聚力,外有影響力。他表示,他將全力參與到四川蔡氏宗親總會的建設和管理中。